<strong id="bnlcl"><u id="bnlcl"><dl id="bnlcl"></dl></u></strong>
      1. <ol id="bnlcl"><output id="bnlcl"></output></ol>
        <optgroup id="bnlcl"><i id="bnlcl"></i></optgroup><acronym id="bnlcl"></acronym>
      2. <span id="bnlcl"><sup id="bnlcl"></sup></span>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 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發布日期:2018-08-25 16:18:00責任編輯: 來源:瀏覽量: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新時代,打造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范例,必須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形成高度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現代化的制度體系。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海南的新使命,是海南再次發揚特區精神為全國改革開放探路的新任務。新時代,打造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范例,必須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形成高度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現代化的制度體系。

              制度創新是自貿區

              建設的核心

              我國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主要目的是打造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制度創新的新高地,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創新體制機制,進行風險和壓力測試,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2013年以來,國務院批復了全國“1+3+7”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其改革試點內容主要包括:一是以負面清單為抓手,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二是以通關制度改革和服務貿易創新為抓手,推進貨物和服務貿易便利化;三是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FT自由貿易賬戶為抓手,推進金融制度創新;四是以事前審批轉變為事中事后監管為方向,以執法體制改革為抓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等等。

              根據中央12號文件要求,海南要以現有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海南特點,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對此,海南應盡快結合自身特點,通過系統的制度創新,加快推進系列改革舉措落地。當前的可選舉措是:一方面,學習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經驗;另一方面,深入實施近年來國家層面推廣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當然,這些經驗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不是簡單的移植嫁接,而是要結合發展階段、產業特色、區域特點等加以改良和創新。如在負面清單建設方面,首先是要落實最新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其次是要在參照《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的基礎上,結合中央12號文件提出的產業定位,重點細化和突出本地發展需求,系統謀劃海南的負面清單。又如在金融制度創新過程中,關于企業融資,究竟要支持哪些領域首先試點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樣需要立足中央要求并結合海南產業特點。當前,自由貿易試驗區重要改革和制度創新能否盡快落地,直接關系到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能否取得重要進展。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

              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

              自貿區是國家試驗田,不是地方自留地;是制度創新高地,不是政策優惠洼地。

              習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強調,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支持海南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梢钥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最大特點,在于以制度創新為抓手,而不是以政策優惠為動機。

              其中,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市場環境,是自貿區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在營商環境方面,要通過制度改革減少政府對商業活動過多的干預,嚴格依照商事法律法規約束市場主體,而不是依靠行政部門規章條例管理市場,實現法治化目標。要推進技術和制度兩個層面的改革,技術層面主要是國際化信息系統、人才交流、投資貿易結算等,制度層面則主要是對標國際規則和標準,實現營商環境國際化目標。在法治化、國際化基礎上,要進一步優化制度供給,實現營商環境便利化目標。在市場環境方面,要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制定更加精簡的負面清單。在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市場主體之間實現公平準入、公平競爭,消除隱形壁壘,激發市場活力,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進而推動形成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圍繞重點領域積極

              開展自貿區制度創新

              中央12號文件要求,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圍繞種業、醫療、教育、體育、電信、互聯網、文化、維修、金融、航運等重點領域,深化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

              這十個重點領域是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也是投資、貿易、金融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的優先領域。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先要在這十個重點領域,通過實施負面清單制度,探索外商投資管理模式,實行公平高效的市場準入制度。要廣泛推行貿易便利化,以信息化建設、單一窗口建設等為抓手,探索通關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方便貨物貿易的開展,同時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暢通國外服務業進入通道,探索服務業管理模式。同時,金融制度創新優先支持這十個領域的重點企業,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探索和完善投融資通道。政府職能轉變也要優先在這十個領域展開,即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執法體制改革,以及商事主體信用體系建設,探索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通過放松管制,創新管理,擴大開放,真正把這十個重點領域發展成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特色行業,進而形成符合發展定位,體現海南特色的產業體系,充分發揮自貿區的試驗田作用,彰顯體制優勢和制度特色。

              轉變發展思維推進

              自貿區制度創新

              中央12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力爭取得更多制度創新成果,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

              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中,既要緊抓當前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發展內容和國務院關于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的落地,又要注重制度創新的整體推進,注重改革的系統集成。整體制度創新的推進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轉變思維,強化頂層設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使各項改革舉措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提高改革整體效益。傳統發展思維主要依靠廉價土地、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政策優惠來招商引資,吸引各類生產要素。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則要求摒棄傳統發展思維,依靠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來聚集各類生產要素,依靠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來推動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等措施,吸引企業進駐。在人才引進、產業培育、社會管理等方面,同樣要遵循制度創新思維??偠灾?,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多的是注重通過改革釋放發展潛力,通過開放引入源頭活水,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本質上是制度創新的整體集成,是發展思維的轉變更新,是政府社會管理方式的創新。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教授 畢普云)


            來源:海南日報